近期,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成了众多权威媒体的“宠儿”,它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多次被点名表扬、重点推荐,成为“一带一路”的标杆典范。
央视仅在一个月内就对此进行了三次深入报道,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等也频频为它点赞。
伊利集团对奶源的重视是众所周知的,很早就花大力气发展自己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牧场,截至2016年底,投入奶源升级与建设的资金约135亿元。
正是因为这一点,2014年11月,伊利在新西兰号称黄金奶源牧场的坎特伯雷平原建设了包含科研、生产bwin必赢官网,、深加工bwin必赢官网,、包装等领域,也是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当时还是中国国家主席习与新西兰时任总理约翰•基共同为该基地揭的牌。
前不久,3月25日,伊利集团又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了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揭牌仪式,进一步建设:
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新西兰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的优势。我们就想把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乳业生产基地落户新西兰,通过这个项目向国内的消费者和全球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在央视的采访中,新西兰怀马特市市长克雷格•罗利也肯定了这一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他认为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正如人民日报在关于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报道中指出的那样,生产基地的建立不仅使伊利获得了稳定的高质量奶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让奶农受益。如今,在怀马特地区,有近百家奶农向伊利供奶,并形成相互依存共赢的产业链。
新西兰南岛的夏季降雨较少,牧场常常面临缺水困境,限制了当地奶农的发展。而伊利为当地奶农提供预付款,让他们可以添置灌溉设备,改善草场条件,增加产奶量。新西兰怀马特市农场主伊恩•摩尔对央视记者表示,在伊利的帮助下,自己的牧场产奶量因此增长了20%到25%。
同样,伊利也对当地奶农设置了很高的收奶标准,对高质量的奶源实行奖励制度,“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尽管伊利有着“苛刻”的收奶标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奶农达到了标准,提供更加优质的奶源。
如今的伊利已经成为了怀马特地区求职市场上的“香饽饽”,仅在今年3月,基地就招聘了200多名当地的新员工进行培训。伊利还积极投身当地的社区活动,主动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伊利不仅在当地中学设立了奖学金,资助有志于进行乳业研究和中新交流的中学生,而且还为奖学金获得者提供到伊利实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成为促进中新两国友好交往的使者。
基于伊利集团在当地经济发展、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杰出贡献,2015年,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被提名新西兰最知名商业奖项之一——“南坎特伯雷商业大奖”,这也是当地首次提名一家外国企业,克雷格•罗利市长说:“伊利就像我们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一直把它当成一个100%的新西兰企业。”
正如伊利董事长潘刚在《新西兰先驱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所指出的:“一带一路”桥梁促进了中新乳业的合作,其意义远大于“赚钱”,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国之间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互惠互利。
走出去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由经济大国发展到经济强国的核心环节之一。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乳业近年来不断在创新中逆势突围,并借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开启乳业“中国制造”的发展新空间。
《经济日报》也分析认为,依托大洋洲生产基地,伊利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更营养的创新产品,也为新西兰当地提供了就业和资金支持,树立了中国品牌的形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对伊利来说,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仅仅是“全球织网”战略的部署之一。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也提到,面对国际奶源竞争的挑战,中国乳企只有进一步参与全球奶源布局和竞争,才能争取更大的成长空间。可以看到,近年来,伊利与全球众多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展开了多领域、多维度合作,打造出具有伊利特色的发展图谱。
多家权威媒体对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频频点赞,可以说为广大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如何“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样本。新华社也在报道中表示,“一带一路”为伊利“走出去”带来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机遇,也将为更多中国品牌在世界上创造更广阔的舞台。bwin必赢(中国)在线登录入口,bwin必赢(中国)在线登录入口,